logo
search
|
最新消息最新專題
search

「孤獨情深」國寶藝術家的一生—王攀元

王攀元為中國江蘇北部徐家洪人,家中排行老二,為當地望族,然因父母早逝,求學過程艱辛。1936年畢業於上海美專,師承劉海粟、潘玉良、潘天壽等人。自1949年來台,遭逢艱困的歲月,在高雄碼頭當了3年的搬運工,直至1952年獲聘到宜蘭羅東高中教美術,生活才逐漸穩定。一生艱苦卓絕,卻始終執著於繪畫之志。他以細膩深邃的情感詮釋簡潔的主題,筆下透露著人世憂患的感觸與情思,樹立獨特精煉的風格。

《母與子》(圖1)

王攀元說:「寫一篇文章,畫一張畫,能否感動讀者或觀賞者,最重要的是「情真」」。

他一生的藝術語言,題材多圍繞在人、孤帆、動物,以及所居的宜蘭和遙想的江蘇故景。他以象徵的手法,將個人坎坷的經歷投入畫中,畫面結構簡約而用色精準,畫中人物對象極度壓抑反映著他的人生心境。

《家》(圖2)

王攀元偏好對角線構圖,主體各據一方,有的左上右下,有的左下右上,兩相遙對,既突出了空間,也透過對比強調了意境。他的畫作世界中充滿隱喻與符號,在不同的場景中各有所指,如奔犬、獨影、孤帆、瘦馬可以代表自己、太陽、月亮、海島、房舍則可以代表故鄉、愛人、溫暖、理想。

他的用色純樸而優雅,構圖簡約而奇絕,充滿著一種既澀沉又淡泊、既渾厚又內斂的美感氛圍。看似有印象派畫風的光影流動,卻更多了從水墨技法衍生的濃淡堆疊,不論是水光、雨影或者暮色日出,每一抹色彩,都如人間美景,道盡藝術家一生所感。尤其山水、殘荷與房舍主題作品中的遠近明暗,真切與模糊的色澤,讓人有種身歷其境的感覺。

《歸途》(圖3)

1992年,蘇富比公司首次在台北市舉行繪畫拍賣會,王攀元以油畫「風景」、水彩「拜石圖」初試啼聲,最終分別以NT$100萬元、NT$60萬元雙雙成交,隨即獲得當時報章媒體讚譽為「八大明星畫家之一」。

王攀元作品獲台灣省立美術館、台北市立美術館等多家機構典藏。1983年入選中華民國畫會金爵獎、1987年于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、1992年台灣省立美術館舉行重要個展、2001年於歷史博物館國家畫廊舉辦九十回顧展,並出版經典專輯《攀圓追日:王攀元自選集》、2002年獲頒第五屆國家文藝獎美術類獎章、2003年6月時報公司發行王攀元傳記《孤獨情深》。

2017年,王攀元以高齡108歲去世。隨後獲贈總統褒揚令,並由時任文化部長鄭麗君頒發,肯定王攀元一生對藝文界的奉獻。王攀元畢生作品大多收錄於宜蘭「王攀元紀念館」,市場流通之作只算零星,年少時由於歷經孤苦的生活與見證離散的歷史,他乃將此悲劇式的人生納入創作之中,藉由極簡的象徵符號表現出一種意韻深遠的境界。

2022藏逸拍賣秋拍LOT8044《山景》水墨設色 紙本 框裝:102.5x81cm,預估價:NT$98,000-300,000。(圖4)
2022藏逸拍賣秋拍LOT8045《潑荷》水墨設色 紙本 框裝:127.5x92cm,預估價:NT$168,000-300,000。(圖5)
2022藏逸拍賣秋拍LOT8046《鄉村》水彩 紙本 框裝:80x67cm,預估價:NT$350,000-700,000。(圖6)
2022藏逸拍賣秋拍LOT8102《無題》油彩 畫布 框裝:51x42cm,預估價:NT$980,000-1,880,000。(圖7)

【拍賣記錄】

2019年12月1日,王攀元以油彩畫布作品《落日》於台北羅芙奧2019秋拍原預估價為60萬-70萬元,最終以超過低預估價8倍金額NT$ 516萬元成交,刷新藝術家拍賣最高紀錄。

2020年10月8日,王攀元1989年油彩畫布之作《龜山島》於香港中國嘉德拍出HKD 1,121,000 (約合NT$409.9萬),為藝術家迄今第二高拍賣成交紀錄。

2019年11月24日,王攀元油彩畫布之作《孤騖》於香港佳士得舉槌,最終以HKD 725,000 (約合NT$282萬)成交,成為藝術家第三高拍賣成交紀錄。

2020年7月19日,藝術家油彩畫布作品《問君何日歸故里》,於台北羅芙奧以NT$ 1,560,000元高價成交。

2020年7月19日,王攀元油彩畫布之作《大山大水》,於台北羅芙奧以高於低預估價兩倍成績以NT$ 1,020,000元成交。

2020年12月6日,藝術家水彩紙本作品《奔》,於台北羅芙奧以NT$ 900,000元成交,超過低預估價兩倍以上落槌

《落日》(圖8)
《龜山島》(圖9)
《孤騖》(圖10)
《問君何日歸故里》(圖1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