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search
|
最新消息最新專題
search

現代水墨之父─ 劉國松

劉國松1932年生於安徽,祖籍山東青州。1949年定居臺灣,曾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主任、美國艾荷華大學與威斯康辛州立大學客座教授、臺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所長、中國多所重點大學與美術學院的名譽教授。1965年以來舉辦個展近百次,收藏其作品的美術博物館包括故宮博物院,大英博物館共有七十餘間,研究他的中、英、德文專著有11餘本。劉國松在繪畫上,有著一股獨特「革筆」的理想。以往文人繪畫會中有一派既有的思想,舉凡如:「文人畫要好,就一定要用中鋒來畫。」劉國松在師大念書時,對他的老師、同時也是與黃君璧、張大千齊名的「渡海三家」溥心畬,傳授文人畫的教學內容不甚認同而起的想法。雖然劉氏當下沒有直接反駁老師的觀點,但卻用心搜集了中國藝術史中,非以筆畫而成的實例。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,即有以空蓮蓬作畫的實例。為的就是證明,好的中國畫,就不應侷限於單一的筆墨技法,當代中國畫也應破除過去的既有規範,隨著藝術家的無垠的創造能力,盡情揮灑。因此劉氏也被譽為現代水墨畫之父和中國現代繪畫的先驅。

《山靜雲氣升》圖一

1956年劉國松自臺灣師大藝術系畢業後,隨即創立五月畫會,發起臺灣現代藝術運動,主張全盤西化。五年後深感一味追隨模仿西洋現代藝術思潮與流行畫風之不當,更對發展與宣揚民族傳統文化產生了強烈的使命感,開始宣導「中國畫的現代化」,提出了「模仿新的,不能代替模仿舊的;抄襲西洋的,不能代替抄襲中國的」的鮮明主張。

劉國松是五月畫會的靈魂人物,其個人畫風的走向,也相當程度地影響畫會整體的走向。在1962年前後,劉國松開始嘗試進行一系列墨水拓、印技巧的作品,為了達到汲古出新且獨樹一格的風格,劉氏在紙材上,也下了一番功夫,劉氏認為在水墨的領域之中,用筆的方式,代表點與線,墨是暈染的效果,但若要製造出畫面的肌理,則要運用皴法,或者是揉紙法。然而既然要是以造出肌理為目的,為什麼又要僅限用毛筆作為唯一工具呢?舉凡古人以手作畫,張大千以潑墨,彩墨方式作畫,到劉國松本身在東方畫系的中國水墨元素外,加入英國式的水彩、美國的壓克力顏料所創造出的多樣化,都是一種新的突破。因為這些種種的繪畫「革命」,劉氏在大筆揮灑、抽去紙筋的作品上。其作品在黑白相生的無窮變化中,呈現一種速度的美感,大筆揮灑的活潑氣勢,線條完全脫離形象的制約,呈現獨立自足的美感質量;藉由抽剝紙筋而形成的白色紋理,在狂草奔放的大墨線條中竄動,予人以同行不殆、生生不息的聯想。

《寧靜的碧塔海(九寨溝系列之四十五)》圖二

此後,這些作品與山水意象逐漸結合,成為抽象山水的先聲,影響當代中國水墨畫壇甚鉅。1965年間,劉國松開始加入更多「裱貼」技法,獨創的「裱貼法」和那些筆墨、色彩融為一氣,形成一種既似抽象造型,又像實景照片的山水意象。

1969年之後,劉國松旅美歸來,經歷美國太空船拍回由月亮攝影地球的照片衝擊,一下子跳脱地面,進入宇宙的浩大時空,劉國松以《地球何許?》系列正式跨入「太空畫時期」,四年間創作了近300多幅太空畫作品。劉國松完全脫離中國傳統繪畫山水意象的拘限,投向一個更具知性規畫與現代時空特色的造形世界;從一個地面的人間山水,拉高視野,展現一個宏觀的宇宙風景。

《月之蛻變之六十八-皓月》圖三
《寒山雪霽》圖四
《張家界系列三》圖五

【拍賣記錄】

2014年11月24日,劉國松於1987年創作篇幅長達12米的山水作品《香江歲月手卷》,在香港佳士得中國當代水墨專場以16,840,000港幣售出 (約合台幣66,750,000元),創下藝術家迄今最佳拍賣紀錄。

2015年6月3日,劉國松2012年之作《雪網山痕皆自然A─西藏組曲之181》,於北京保利拍出人民幣10,235,000 (約合台幣5100萬元)佳績,為藝術家生涯次高拍賣紀錄。

2016年12月6日,創作於2014年的五聯幅作品《風雪之舞》於北京匡時以人民幣10,005,000 (約合台幣4630萬元)成交,接續創下劉國松迄今第三高成交價紀錄。

2018年5月28日,彩墨山水作品《雲與山的遊戲》(2002),於香港佳士得以港幣5,380,000 (約合台幣2048萬元)成交。

2021年4月18日,創作完成於1979年的七連屏作品《如來》,於香港蘇富比拍出8,645,000港幣 (約合台幣3130萬元)。

2022年4月27日,於1985年創作之《千山外水長流》,於香港蘇富比拍出3,150,000港幣 (約合台幣11747萬元)。

自2010年起迄今,當代水墨逐漸崛起於收藏市場,成為新的拍賣熱門品項。於是被尊稱為「現代水墨畫之父」的劉國松,儼然成為市場追逐的焦點。再加上原先既有的穩固收藏群,隨著收藏市場板塊的移動,當代水墨異軍突起,其作品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。劉國松擁有充足的作品數量並兼具創作品質,為當代少數重要水墨藝術家,不論在藝術史及收藏市場中,皆擁有相當高的評價。

《雪網山痕皆自然A─西藏組曲之181》圖六
《子夜的太陽》圖七